閱讀 6873 次 整體提升腳手架施工技術
整體提升腳手架施工技術
陜西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田建強
整體提升腳手架是近年開發出的一項新施工技術,它具有不落地和附著于結構及自身帶有重設備能沿外墻上下升降的特點,能夠同時滿足結構施工和裝修施工的要求。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充分顯示出了適用、高效、安全、經濟的特點。
一、提升架組裝
電動整體提升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寬830mm,是由鋼管和機件組成的外墻腳手架,其中包括提升機、承重托架、附墻拉桿、固定螺栓及與之相配套的控制系統等組成。施工中僅需搭設相當于建筑物標準層3~4層高度的外架,即可滿足施工要求。
根據工程要求工期緊、工程施工氣溫低及機位大都在窗口等特點,整體提升腳手架搭設五層(8.5步),搭設高度15.5m,第一步除桁架外凈高1.6m,第二步以上步高1.85m,頂層外排1.9m,控制室安排在1號與23號之間的第三步架上。腳手架材料表見表一:
序號 |
名稱 |
數量 |
序號 |
名稱 |
數量 |
1 |
承重托架 |
23/個 |
10 |
竹跳板 |
980/塊 |
2 |
提升梁 |
23/個 |
11 |
安全網 |
2800/m2 |
3 |
拉桿上節 |
92/個 |
12 |
防墜鎖桿 |
23/套 |
4 |
拉桿中節 |
92/個 |
13 |
電動葫蘆 |
25/個 |
5 |
拉桿下節 |
92/個 |
14 |
手拉葫蘆 |
2/個 |
6 |
穿墻螺栓 |
250/個 |
15 |
控制柜 |
1/臺 |
7 |
十字扣件 |
9000/個 |
16 |
防墜聯動器 |
1/臺 |
8 |
接頭扣件 |
1500/個 |
17 |
電纜線 |
1800/m |
9 |
轉扣 |
2700/個 |
18 |
扳手 |
10/支 |
表一 整體提升腳手架材料
1.1 工字梁預留孔的設置
預留孔位置一般要求安裝在現澆板下250mm處。每個機位必須埋設4個Φ30預留孔。預留孔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相互距離為200mm,上下樓層的機位預埋點必須垂直對準,相差不得大于20mm。
1.2 承重托架的安裝
利用基礎架安裝承重托架。承力桁架是腳手架最底層的一步架,采用雙弦桿、雙腹桿和腳手架整體搭設的。腳手架支承在承重托盤上,承重托盤一般由型鋼制作而成。承重支架須等到外腳手架搭設到設計高度后才安裝。安裝時承重托架必須用水平尺調平,然后用鋼管固定并保證固定螺栓、螺母處于良好的緊固受力狀態。對于建筑物的挑出陽臺等特殊部位專門設計承重托架并備齊所需配件。
1.3 腳手架的安裝
1.3.1 桁架搭設工藝流程
內立桿→外立桿→下弦第一干管→小橫桿→下弦第二干管→上弦第一干管→小橫桿→上弦第二干管→斜八字撐→水平八字撐→擱柵→墊鋪笆→掛安全網→豎擋笆
1.3.2 除機位位置外,掛號兜底安全網,鋪好腳手板。然后搭設普通雙排腳手架,搭設程序為:
內立桿→外立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防護欄桿(擋腳桿)→斜拉桿→連墻桿→墊鋪笆→安全網→豎擋笆
1.3.3 腳手架立桿垂直度應控制在1.5/400以內,每面腳手架橫桿水平高度相差小于30mm。在腳手架搭設過程中,隨搭設高度的增加,應采取臨時加固措施,將腳手架與建筑物穩固連接。
1.3.4 要合理設置腳手架的斜撐和十字剪刀撐。搭設下部承重桁架盡量選用新鋼管和新扣件,以確保承重桁架的剛度。
1.4 腳手架防外傾斜裝置的安裝
由于整體架的受力點在底部桁架部分,在提升(或下降)過程中,架體的重心發生位移,架體的上部可能會出現向外傾斜,必須設置防外傾裝置。
防外傾裝置由兩根Φ48*4.5m鋼管和若干短管組成。其中附墻短管穿墻固定在已完成的第二層門窗洞或安裝早預留孔上,垂直與腳手架和墻面保持相對平行。腳手架上升時,垂直管通過附墻短管自動向上滑動,達到拉住腳手架,防止架體外傾的作用。
提升垂直管安裝根數,每機位最少安裝一根。安裝垂直管時,各扣件應擰緊,并將本裝置的所有鋼管刷紅白二色油漆,使該裝置與其他鋼管區分。
腳手架若遇人貨電梯、塔吊等原因需要斷口時,則需在端口處的兩邊各增加一套防外傾裝置,以防止斷口處腳手架產生傾斜。
1.5 限載聯動防墜器的安裝
采用JF5000型限載聯動防墜裝置,可以將提升力的變化通過限位開關的信號變化,反饋到升降腳手架的集群控制電路中,防墜裝置采取動作,達到自動控制防止墜落的目的。
裝置有防墜裝置的提升梁平行吊裝在各機位處,進行調平,上部通過上拉桿與建筑物連接,下部鉤掛在承重托架的吊環上。將防止吊桿上部穿過防墜裝置的鎖緊口,用鋼絲繩與腳手架連接,下部與承重托架鏈接。安裝好后,將上部鋼絲繩調節拉緊,然后用手轉動防墜桿以手能轉動為宜。將防護罩打開,松動聯動開關的調節螺帽,將上下聯動開關調節至最佳中心位置。
標牌上應標明機位號、單元自重和刻度位移量。每次緊機位鏈條前應將指針調至“0”位,并嚴格按照刻度位移量緊鏈條,確保整個架體始終置于水平狀態。
1.6 升降動力系統的安裝
1.6.1 按設計位置編號,對應掛設電動葫蘆。電動葫蘆的上鉤掛在限載防墜裝置的承重吊環上,下鉤掛在承重托架上,同時將防墜鎖桿調整到適當位置。
1.6.2 將電控柜安裝在操作間內,操作間必須有防雨、防曬設施。
1.6.3逐臺通電檢查電動機正反向是否一致,防墜聯動開關是否工作正常,檢查電控系統是否正常,控制是否有效,同時調整整體同步性。
1.6.4進行整體聯動升降試驗。
二、提升架的升降操作
2.1 準備工作
2.1.1 清除架體負載,除外架操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滯留。
2.1.2檢查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有無碰撞與接觸。逐臺電動葫蘆處于同步運行起始狀態。
2.1.3安排8~10名操作人員在升降過程中定位觀察每個電動葫蘆的工作情況,以及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的情況,如發現電動葫蘆不同步及其他故障,立即通知控制室停機。
2.2 升降步驟
2.2.1松動并脫下下部承重托架的斜拉桿,使腳手架僅由上部承重托架承受荷重。
2.2.2由指揮人員發出提升號令,控制臺啟動“上升”按鈕,以7~10cm/min的速率提升架體。
2.2.3提升到位后,立即將承重托架的兩根斜拉桿與建筑物連接,并安裝好臨時拉結。
2.2.4腳手架下降時除啟動電控柜“下降”按鈕外,其他準備工作、實施步驟及操作要求與上升相同。
2.2.5 在完成一層的提升或下降后,檢查電纜、電動葫蘆、電控柜的性能情況,如有磨損或失效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2.2.6檢查腳手架的各種構件、連接件有無變形或損壞,保證每個節點連接可靠有效。
三、腳手架的拆除
3.1 腳手架的拆除原則是在臨近搭設標高位置進行,避免在強風、雨雪天氣施工。
3.2 拆除步驟
3.2.1作業班組進入現場后,先檢查和加固松動部位,徹底清除剩余材料及垃圾。
3.2.2拆除順序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安全網→豎擋笆→防護欄桿→擱柵→斜桿→連墻桿→大橫桿→立桿。
3.2.3拆除桁架部分:水平斜撐→斜八字撐→上桁桿→下桁桿→立桿。
3.2.4拆除過程中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絕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
3.2.5腳手架拆至地面,應及時清理并分類堆放。
四、勞動力組織
整體提升腳手架組裝、升降、拆除勞動力組織,見表二:
名稱 |
工 種 |
合計 |
||||
架子工 |
木工 |
起重機 |
電焊機 |
普工 |
||
組裝 |
10 |
15 |
4 |
6 |
10 |
45 |
升降 |
10 |
2 |
10 |
2 |
- |
24 |
拆除 |
10 |
10 |
4 |
6 |
10 |
40 |
表二 腳手架施工勞動力組織表
參考文獻:
施嵐青 余宗明等,《新型腳手架與模板支撐架》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一篇: 污水源熱泵系統工程應用技術 |
下一篇: 建筑節水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