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6188 次 淺談混凝土外加劑配方設計問題
淺談混凝土外加劑配方設計問題
馬王峰
(西北電力建設第四工程公司中心試驗室)710038 西安
1.概述
隨著施工能力的提高,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了考慮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外還要注意其施工性能。改善施工性能的主要措施是摻外加劑,外加劑對混凝土性能影響很大,它能明顯提高混凝土坍落度、調節凝結時間,從而很好改善混凝土性能,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往往存在外加劑與水泥是否相適應的問題。
福建漳平電廠混凝土工程主體采用泵送,在設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時,發生混凝土嚴重泌水、離淅、坍落度損失過快,無法滿足施工要求。調整后的混凝土外加劑基本能滿足施工要求,但凝結時間過長,氣泡多、泌水依然存在。當時在地下施工,該問題未能凸顯出來。工程出零米后,工期要求較緊,當時的混凝土已無法滿足施工要求。如何解決“泌水、離淅、凝結時間長的問題”迫在眉睫。
2.施工中的問題分析、解決思路和方法
2.1 原材料情況:
(1)水泥:漳平紅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紅獅牌P.O42.5R級,采用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混合料為礦渣摻量5%;煤矸石7%—10%(廠家不定時調整)在國家標準6%--15%范圍內;堿含量0.5%左右; C3A含量7.7%左右. 經檢驗水泥的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均滿足《GB175-2007》國家標準要求。水泥生產相對較為穩定。
(2)粉煤灰:漳州后石電廠Ⅱ級粉煤灰,檢驗粉煤灰的各項指標均符合《GB/T1596-2005》國家標準要求。
(3)細骨料:漳州水洗河砂,細度模數:2.9;粗骨料:漳平5~31.5mm連續級配碎石;其他物理性能指標均符合《GB/T14684-2001》國家標準要求。
(4)外加劑:西北電建紅星公司SDB-800泵送劑(液體)符合《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劑標準。推薦摻量為2.0-2.5%,其性能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2008一等品標準。
2.2 發生混凝土“泌水、離淅、凝結時間長、經時損失快” 的原因分析:
表1 不同摻量SDB-800泵送劑與紅獅水泥坍落度損失和凝結時間試驗
泵送劑名稱 |
摻量(%) |
水泥品種 |
凝結時間 |
坍落度(mm) |
|||
初凝h |
終凝h |
基準 |
30min |
60min |
|||
SDB-800 |
2.5 |
紅獅P.O42.5R |
11 |
25 |
230 |
110 |
50 |
SDB-800 |
2.3 |
紅獅P.O42.5R |
10 |
23 |
190 |
90 |
30 |
SDB-800 |
2.0 |
紅獅P.O42.5R |
9 |
20 |
180 |
80 |
30 |
從表1看外加劑摻量大小不是影響坍落度損失的主要原因,但是影響了混凝土的凝結時間。
如何檢驗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問題,是新問題,也是老問題。即使是完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水泥和外加劑,在作為混凝土原材料進行配制時亦會出現不相容性。其主要表現在:坍落度損失、凝結時間長短,以及泌水等現象。
混凝土是多相聚合體,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混合物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如果混合物產生相分離,就會使材料組成不均勻,最終導致材料結構缺陷或結構破壞。如果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和穩定性不足以抵抗重力和其他外力(如振動、泵壓等)的作用,就會產生泌水離析和板結。配置流態混凝土時流動性與粘聚性失去平衡,當粘聚性低時混合物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產生相分離,破壞材料組成的均勻性和穩定性,因而導致離析。通常泌水是離析的前奏,離析必然導致分層(板結),在此情況下存在堵管的隱患。
防止泌水和離析的措施有:合理調整石子級配、加入引氣劑、摻增稠劑、選擇合理的砂率等方法。當地石子級配普遍符合要求,調大砂率,勢必需要增加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成本也將隨之提高。
用調整復合超塑化劑中緩凝劑摻量的方法不能控制坍落度損失,即使緩凝組分超劑量摻用坍落度損失仍然較快且凝結時間過長,這存在“欠硫化”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水泥中可溶性SO3的含量不足,或外部因素使石膏溶解度降低,破壞了SO3與C3A和含堿量的平衡,漿體很快失去流動性。如何解決“欠硫化”現象,通過配方調整和大量試驗,對于一定的體系可溶性SO3飽和度調整到合理的范圍時,可以延長水泥水化誘導期,因此能有效地控制坍落度損失。對泌水只有通過摻增稠劑來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防止泌水和離析。根據以上分析,對外加劑的配方進行調整,試驗情況如表2。
表2不同配方的SDB-800與“紅獅”P.O42.5R水泥坍落度損失試驗
樣品編號 |
摻量 (%) |
坍落度(mm) |
||
基準 |
1h |
1h30min |
||
原始配方 |
2.1 |
200 |
135 |
100 |
新配方1 |
2.1 |
210 |
140 |
110 |
新配方2 |
2.1 |
200 |
125 |
80 |
新配方3 |
2.1 |
180 |
130 |
80 |
新配方4 |
2.1 |
210 |
100 |
50 |
新配方5 |
2.1 |
200 |
160 |
130 |
新配方6 |
2.1 |
210 |
190 |
180 |
新配方7 |
2.1 |
180 |
150 |
135 |
備注 |
試驗溫度:20℃ 濕度:68% |
通過正交排序不同配方的SDB-800樣品中,6#樣品的坍落度經時損失較小,泌水和板結現象解決。但是凝結時間初凝為14小時,終凝為21小時,仍然無法滿足施工要求。
2.3調整后情況
表3 6#配方調整前后對照表(單位用量Kg)
SDB-800成品 |
輔料 |
高效減水劑 |
A 保塑 |
B 引氣 |
C 增稠 |
D 調凝 |
E 調凝 |
6#配方 |
602.5 |
320 |
30 |
35 |
0.5 |
6 |
6 |
配方1 |
624.9 |
320 |
20 |
27 |
0.6 |
4.5 |
3.0 |
配方2 |
647.3 |
320 |
10 |
19 |
0.7 |
2 |
1 |
配方3 |
664.2 |
320 |
5 |
10 |
0.8 |
0 |
0 |
表4 6#配方調整后混凝土拌合物情況
配方 |
摻量 % |
初始塌落度㎜ |
1.5h塌落度㎜ |
終凝時間 h |
泌水 情況 |
離析 情況 |
6#配方 |
2.1 |
210 |
180 |
21 |
無 |
無 |
配方6-1 |
2.1 |
205 |
165 |
18 |
無 |
無 |
配方6-2 |
2.1 |
180 |
175 |
16.5 |
無 |
無 |
配方6-3 |
2.1 |
210 |
190 |
13 |
無 |
無 |
圖1 混凝土凝結時間與組份摻量調整后趨勢圖
通過表3外加劑配方調整前后對照表、表4外加劑配方調整后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損失、凝結時間情況、圖1混凝土凝結時間及組份摻量趨勢圖,我們可以看出優化后的6-3號配方的混凝土拌合物情況最佳。在6-3號配方中大量減少了保塑和引氣A、B組分材料摻量,取消了緩凝組分的D、E材料,適當增加增稠組分的摻量,解決混凝土凝結時間過長和泌水問題,滿足混凝土外加劑配方設計要求,優化后的配方在混凝土中的摻量得到降低,原配方摻量為2.1%,優化調整后摻量為1.9%,混凝土的成本降低2.64元/m3。下圖2是外加劑調整前后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情況:
從以上一組混凝土外加劑調整前后的照片,能夠看出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板結、氣泡均已解決。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粘聚性、流動性均得到改善。
2.4工程應用情況:
主廠房BC框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施工使用SDB-800摻量1.9%,施工配合比見表5。
表5 主廠房BC框架C30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配 合 比 |
|||||||
材料名稱 |
水泥 |
砂子 |
石子 |
水 |
SDB-800 |
粉煤灰 |
W/B |
每方配料Kg |
300 |
799 |
1045 |
168 |
7.6 |
100 |
0.42 |
主廠房BC框架混凝土施工塌落度損失試驗見表6。
表6 施工現場的坍落度損失試驗
出機坍落度mm |
1h坍落度mm |
1h30min坍落度mm |
2h坍落度mm |
205 |
190 |
180 |
175 |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試驗人員現場隨機抽樣留置試塊,以檢測抗壓強度及凝結時間。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結果見表7、混凝土凝結時間見表8。
表7 混凝土試塊各齡期的抗壓強度(MPa)
各齡期 |
3d |
7d |
28d |
R28達設計% |
C30 |
15.6 |
26.5 |
38.8 |
129 |
表8 混凝土凝結時間
強度等級 |
初凝時間h |
終凝時間h |
C30 |
8.2 |
12.5 |
試驗結果表明,使用調整后的SDB-800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未發生“泌水、離晰,混凝土凝結時間滿足施工要求。
3.經濟效益
配方調整后混凝土共澆注4.5萬方,效益情況見下式:
3.1外加劑成本降低:
①A降低 ( 0.050-0.005 )×5500=247.5(元/ t)
②B降低 (0.035-0.0010)×2800=70(元/ t)
③D 降低 0.006×6000=36 (元/ t)
④E降低 0.00 6×4200=25.2(元/ t)
⑤C增加 (0.0008-0.0005)×12000=3.6(元/ t )
綜合成本降低 ①+②+③+④-⑤≈375.1(元/ t)
3.2澆筑混凝土4.5萬m3節約成本為: (以C30砼為例估算)
①外加劑實際用量:(300+100)×1.9%×4.5萬=342 t
降低成本: 342×375.1=12.83萬元
②外加劑節省量:(300+100)×(2.1%- 1.9%)×4.5萬=36 t
節省成本:36 t×3300元/ t =11.88萬元
兩項合計節約成本為:12.83+11.88=24.71萬元
4、結束語
(1)通過調整SDB-800泵送劑的配方設計,改善泵送劑與水泥的適應性,克服了混凝土“泌水、離淅、坍落度經時損失快、凝結時間長的問題”,滿足了現場施工要求,并在福建漳平電廠后期施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2)調整后的混凝土外加劑降低成本375.1元/t,后續共澆筑混凝土4.5萬 m3。整體節約成本24.71萬元。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一篇: 基于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探析 |
下一篇: 淺談建筑工程中低壓電氣安裝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