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5010 次 大雁塔北廣場地基防水淺析
大雁塔北廣場地基防水淺析
滿杰賴國斌
(曲江新城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710061 西安)
1、前言
亞洲最大的唐主體文化廣場——西安大雁塔北廣場位于舉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腳下,始建于公元599年的大雁塔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大雁塔北廣場東西寬480米。南北長360米,占地252畝,定大雁塔為南北中心軸。前廣場設有山門及柱塔作為雁塔北路與廣場軸線之轉接點。由水景噴泉、文化廣場、園林景現、文化長廊和旅游商貿設施組成.。南北高差9米,分成9級,由南向北逐步拾級形成對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整個工程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廣場整體設計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為主軸,結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元素構成。
大雁塔是重要的古建筑和文化遺產,無論如何北廣場工程是不能影響到大雁塔原有建筑的安全性,并且大雁塔北廣場水景部分在整個廣場中占有相當部分。場地土具有濕陷性,廣場對沉降較為敏感,所以北廣場的地基處理的關鍵是防水,對此北廣場建設過程中實施了一些針對性的處理措施,處理效果也滿足了工程的要求,這些處理的舉措在相關工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大雁塔北廣場工程位于西安大雁塔至大雁塔北十字,場地地形南高北低,地面標高介于413.27m~421.51m,高差8.24m,地貌單元屬西安市黃土聚洼區的大雁塔黃土梁,場地處于黃土梁北坡。
根據勘探揭露,場地內地層除表層雜填土和素填土(Q1ml)外,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黃土(Q32ed)、殘積古土壤(Q3lel)及中更新統風積黃土(Q22nof)、殘積古土壤(Q22el)構成。其中雜填土和素填土的層厚為0.8m一5.5m,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黃土層厚為5.5m一15.9m,其余各層未完全揭露。根據勘察計算結果,本場地被判定為自重濕陷性場地,濕陷等級為Ⅱ級~Ⅲ級,主要濕陷性土層為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黃土(Q32eul)和殘積古土壤(Q3ele)的局部。
地下水位的標高為402.78m-403.43m。另外。在大雁塔東北方向薔薇園內,距大雁塔約llOm處存在一條地裂縫,其走向近南北向,傾向近乎直立,其深度只有數米,該地裂縫不屬于西安市地裂縫的范疇,目前尚未發現其活動性。
3、工程中采取的防水措施
大雁塔北廣場是對沉降敏感的建筑,所以要求工程建設過程中和建成后不應有太多的沉降發生,與其它建筑相比,本工程的地基所受荷載不大,場地建筑物若產生較大沉降,主要是場地土產生濕陷造成,并且考慮到與本場地相鄰的大雁塔的安全,北廣場的地基處理中防水措施的好壞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成敗,因此,本工程的防水主要從兩個大的方面進行控制:一是建筑物的防滲和防漏,一是對建筑物基礎中水的排導。
3.1對場地上部雜填土和素填土的處理
場地上部的雜填土和素填土承載力較低,并且土質不均勻,土中孔隙較大,在很小的荷載下能會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如果泡水,沉降會更大。因此,對場地范圍內的該層土等進行換填,換填后的素土壓實至滿足設計要求。
3.2地基處理方式
地基處理的深度是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因此,為了防止地表和基礎中的水滲入地下導致濕陷,并且考慮到地基所受的承載力,地基處理方式采用上部為2:8灰土墊層,下部為素土墊層,均壓實到設計要求,在水景部分灰土墊層較厚,廣場其余部分較薄,為了防止中央水池滲漏,水從側面影響到廣場的地基,中央水池邊線上的灰土墊層比中間部分厚。
3.3防水鴻溝
北廣場的建設不能影響到大雁塔的安全,為防止景觀水池漏水或滲水影響到大雁塔的基礎,在大雁塔北圍墻和北廣場水景之間做了一條長l08m,寬5m,深度為13m的防水鴻溝。防水鴻溝里設有汲水井,通過水泵將汲水提升到市政管網。
3.4結構自防水
北廣場采用的混凝土為防水混凝土,根據工程基礎的埋置深度,防水混凝土的設計抗滲等級≥ss,防水混凝土的相關要求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fGB50108—2001)中4.1節執行。并且在基礎墊層與基礎之間也做了相應的防水處理。
3.5水泥基防水涂料
北廣場水景的很多部位采用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進行了涂刷,這種材料是由波特蘭水泥、石英砂以及多種活性化學物質配制而成的淡灰色粉末狀無機材料。此材料適用于所有混凝土結構的永久性防水、防潮,同時還能起到提高混凝土強度和保護鋼筋的作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當將該材料用于混凝土表面時,其活性化學物質通過載體向混凝土內部滲透,與毛細管道中游離的石灰和水分發生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結晶體,填塞毛細孔道,從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3.6廣場內樹坑的處理
廣場內樹坑較多,主要樹坑均采取防水措施,做到既保證樹木能成活,同時又要保證澆樹的水不影響到廣場及水景的地基。
3.7水景基礎中水的排導
利用場地南高北低,高差9m的地勢,在中央水景的基礎墊層和灰土墊層之間設置一道厚150mm的卵石層,卵石層隨著地勢鋪設,作為滲漏入基礎中水的排水通道,與卵石層相連,在中央水景的北側設有集水坑,同市政管網相連。
3.8地裂縫的處理
為了防止在大雁塔東北方向薔薇園內地裂縫的活動,以及地表水通過地裂縫滲入地下導致地裂縫活動和地基土濕陷,在地裂縫兩側打人數排樁徑400mm,樁長10m的上擠密樁對地裂縫進行加固。
4、結語
北廣場的建設中,防水所采取的措施是比較全面和多樣的,這些手段也通過北廣場工程的成功證明是有效的,筆者對這些措施進行小結,一是為了對相關工程提供自己積累的一些經驗,二是想同大家進行探討分析,找出不足之處,使得以后在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更趨于合理。
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捷術規范》GB50108—2001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一篇: 黃土滑坡發育的普遍規律和穩定性判斷 |
下一篇: 西港國際大廈基礎底板大體積砼施工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