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2713 次 淺論現代居住區規劃設計的發展
淺論現代居住區規劃設計的發展
袁 寶
鄭州鐵路局洛陽房地產經營管理中心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制度的改革,大家對生活環境、居住條件的要求越來越高,日益重視生活質量、生活品質,期待新時期高品質住宅區的出現。為適應這種變化和趨勢,對新時期的居住區設計應該有新的突破。
1、新時期的新變化
(1)生活方式的變化。首先是家庭的變化,出生人數的減少促進了家庭結構的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日益顯著,單親、獨身的特殊家庭正在增多。而另一方面又出現尋求兩代人共住的住宅,或者兩代近居、鄰居的傾向。其次是雙休日的出現,個人的生活時間增多了,由于工作時間的縮短和自由,人們希望有個性化的生存方式,重視精神生活,重視休閑與健康等,對這段時間的支配方式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2)需求的變化。由于家庭、生活方式的變化,現在人們需求的是個性化的住宅和有特色的居住區。隨著市場經濟的運作與多樣化的就業途徑,人們對于工作崗位的歸屬意識越于薄弱,價值觀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對理想住宅的要求已不僅僅是堅固、耐用,甚至美觀、舒適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現在已經是住房的消費者主權時代,他們希望自己的家園是人類建筑文明與所處自然資源的完美結合,體現獨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性關懷,滿足人性的多層次需求,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和諧,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以人為本”。
(3)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倡節能、環保,注意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這種思想同樣可以貫穿在建筑構造中,市場上的新材料日新月異,新技術、新工藝更是使昔日的難題一個個迎刃而解,房屋修繕、解體、整體移動等方面的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4)管理服務的不斷完善。隨著房屋修繕技術和物業管理方面的技術不斷提高,長期修繕規劃和改建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生活周期成本及長期耐用、耐久型住宅的構想會產生影響。隨著住宅的多樣化,多種住宅的管理技術正在進一步提高,防火、防盜方面應用的高科技技術也在發展之中。
2、規劃設計
規劃設計首先要服從城市的總體規劃,與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和諧統一,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其整體空問又能為城市創造優美景觀。
居住區的規劃設計要注重整體的協調性與科學性。首先,總體設計的功能分布要合理,各項用地面積指標和技術指標恰當;其次,交通道路規劃骨架明確,人流與車流的組織線路要清晰,各種設施問聯系便利。
3、建筑設計
(1)首先確定住宅整體風格。在居住區開發實踐中,對住宅單體平面、外立而與住宅整體形像,以及與居住區相配套的文化、教育、商業、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建筑設計,應結合現階段人們生活方式和需求的變化,使建筑形像更具這個時代的特點與地區、文化的特征,并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2)戶型設計。住宅單體設計要分析市場,創造合理、舒適、靈活的居住空間。住宅的內部空間可以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家庭成員結構的變化而變化,針對不同的群體滿足其特殊的要求,把家庭成員的公共空間、個人空間和生理衛生空間按面積合理分配,達到最優組合,并使房間在開間、進深上可按需分隔,具有再改造功能。在平面細部設計上,根據現代生活的新需求,可增加一些居住功能更為細化的空間設計,如個人辦公空間、學習空間、家庭娛樂空問等,多、高層住宅的頂部引入躍層的處理,達到延長室內空間,寬敞變化的效果。
(3)立面設計。建筑的造型、立面、色彩及細部處理是居民直接感受最多最強烈的部位。隨著表現異國文化情調的歐陸形式的消退,色彩明快淡雅、強調傳統民居風格和現代建筑風格的小區出現在我們的藍圖中。
建筑造型要適應基地環境和群體布局的要求,建筑物處于群體環境之中,既要有單體建筑個性,又要有群體的共性,立面是由許多構部件(如門、窗、墑、柱、雨篷、屋頂、檐口、勒腳、陽臺、花飾等)組成的,恰當地確定這些組成部分和構部件的比例、尺度、材料質感和色彩等,運用構圖要點,恰當處理它們的虛實、凹凸關系,并正確運用不同類型的線條(如柱、窗門墻等)加以恰當的藝術處理(如粗細、長短、曲直、凹凸、疏密與簡繁、連續與間斷、剛勁與柔和等),仔細推敲,精心設計出完美的建筑形像,迎合現代人審美的情趣,符合區域城市設計的要求。
4、環境規劃設計
居住區環境一直是近年來房產宣傳的賣點,人們所追求的已不單是簡單的綠化,小區園林化已成為趨勢。主題廣場噴泉、雕塑小品、花廊亭臺等都是小區必要的景觀,這些觀賞性景觀和公共文體活動廣場以及休息場所融合在一起,相互滲透,形成一個完整的景觀環境體系,同時具備生態環境功能、休閑活動功能、景觀文化功能。
5、結語
作為新時期的居住區設計應結合時代特點,通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的綜合營造,把握每一階段的設計內涵,才能使居住區獨具品質和特色,煥發個性的魅力。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溫紅娟 劉紅娟 尹維維 編輯 文徑 審核)
上一篇: 居住地規劃及發展 |
下一篇: 老年人居住環境設計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