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4184 次 淺談結構設計中的裂縫控制問題
摘要:混凝土工程裂縫問題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也是廣大結構工程師需要關注的課題。為了做到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結構設計中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對于容易出現裂縫的部位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加強,以保證交給業主一項合格滿意的工程...
淺談結構設計中的裂縫控制問題
裂縫是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見的一種缺陷,這里所說的裂縫是指肉眼可見的宏觀裂縫。結構一旦出現過寬的裂縫,不僅會引起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降低結構的耐久性,也會損傷結構的外觀質量,引起使用者的不安。因此在結構的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宏觀裂縫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大致可歸結為兩大類:
第一類:由外荷載引起的裂縫,也稱為結構性裂縫。其裂縫與受力有關,預示著結構的承載力有可能不足或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第二類:由變形引起的裂縫,也稱非結構性裂縫。如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變形,當此變形得不到滿足時,在結構內部即產生自應力,當此自應力超過混凝土的允許抗拉強度時即會引起混凝土的裂縫,裂縫一旦出現,變形得到滿足或部分得到滿足,應力就發生松弛或消失。
據調查資料表明,屬于荷載引起的裂縫約占20%,其中包括變形與荷載共同作用,但以荷載為主引起的裂縫。這類裂縫由于后果嚴重,因此結構設計時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荷載及構件截面取值并計算配筋量。比如某小區一鋼筋混凝土全現澆框架結構的觀景亭,橫向三跨,縱向單跨,斜坡屋頂,獨立基礎。由于過分追求感官效果,縱向框架4.5m跨度,梁截面僅取18x25 cm2.。對于單跨梁,其高跨比僅為1/18,顯然偏小。該觀景亭于2007年12月建成,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即發現梁底及斜坡屋面板底出現垂直貫通裂縫,縫寬0.48~2.5mm之間,經過對該項目結構進行復核驗算,發現問題梁頂面及底面需要配筋量均為5.0cm2,而實際配筋量均為3.08 cm2。顯然該框架梁由于截面及配筋不足而出現結構性裂縫,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加固后方可繼續使用。而經過加固后既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還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3.3.3條、第3.3.4條對結構構件正截面的裂縫控制等級劃分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均有明確規定,結構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守,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對于大部分的由變形引起的非結構性裂縫,則可通過基本構造措施及對施工中的基本要求來控制。結構設計中根據以往工程經驗及教訓,一般在下列方面采取構造加強措施:
(1)、對于板的溫度、收縮應力較大區域(如跨度較大并與混凝土梁及墻整澆的雙向板的角部和中部區域等)宜在板中未配筋表面沿板縱橫兩個方向配置控制溫度收縮裂縫的構造鋼筋,構造鋼筋的配筋率分別不小于0.1% ;
(2)、對于頂層的屋面板、房屋兩端山墻處的樓板、與周圍較大剛度的梁.柱.墻等構件整澆的樓板以及平面有較大凸凹時凹角處的樓板應配置抗溫度收縮鋼筋;
(3)、對于開較大洞口的樓板,應在洞邊加設邊梁或在洞邊每側配置附加鋼筋。每側附加鋼筋的面積應不小于孔洞直徑內或相應方向寬度內被截斷受力鋼筋面積的一半。對單向板受力方向的附加鋼筋應錨入支座內,另一方向的附加鋼筋應伸過洞邊不小于鋼筋的錨固長度,對于雙向板洞邊附加鋼筋均應錨入支座內。如洞口寬度大于樓面寬度30%以上時,洞寬垂直方向兩側梁板均需加強。如板厚宜大于120mm,沿洞口垂直方向配雙層鋼筋并加大配筋量,相應方向的洞邊梁也應適當加大縱向鋼筋配筋量。
(4)、對于需要埋置管線的樓板,板厚不宜小于110mm。管線必須布置在上下鋼筋網片之間,且管線不宜立體交叉穿越。
(5)、對跨度較大、截面較高的非預應力混凝土大梁,腰筋的配置除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0.2.16規定外,直徑宜適當加大,間距適當加密。
(6)、對于現澆剪力墻結構的端山墻、端開間內縱墻、頂層和底層墻體,均宜適當增加比計算配筋量大的水平及豎向配筋量。
(7)、采用普通混凝土時,樓、屋面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基礎及地下室外墻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5。
對于施工除基本要求外,還應在下列情況下提出特別要求:
(1)、對大體積混凝土(如高層建筑的筏板基礎等)應在施工中采取降溫措施,并應保證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由水化熱所造成的內外溫差不大于25 ℃。當板的厚度h>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縱、橫方向的鋼筋外,尚宜沿板厚度方向配置間距不超過1m且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于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
(2)、對于超長結構,宜沿長度方向每隔30m左右設置800~1000mm寬的溫度后澆帶,待42天后用微膨脹混凝土澆灌密實并加強養護。
(3)、對于外露的挑檐、陽臺及女兒墻等應每隔12m左右設一道20mm寬的溫度伸縮縫(縫中分布鋼筋連通,縫間嵌填瀝青麻絲等)。同時宜適當加大這些構件分布鋼筋的配筋量。
鋼筋混凝土裂縫問題往往是由許多綜合因素產生的,只有在設計及施工過程中嚴格把關,方可保證工程質量。在此也順便說明一點,現在為了限制裂縫寬度的計算值,有的工程甚至不敢采用較大的保護層厚度,反過來妨礙了結構耐久性的提高,因為對于混凝土來說,改善保護層混凝土的質量并增加其厚度較之于限制裂縫寬度要重要得多。
結語:
鋼筋混凝土工程裂縫的控制,主要為了控制結構性裂縫,減小(少)非結構性裂縫,以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建設規模日趨宏大,鋼筋混凝土結構應用更為廣泛,結構形式更趨復雜多樣,而人們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混凝土工程裂縫問題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更是廣大結構工程師需要關注的課題。為了做到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結構設計中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對于容易出現裂縫的部位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加強,以保證交給業主一項合格滿意的工程。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板裂縫預防及處理措施
2018-1-19
·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技術
2017-3-24
·淺談高層建筑填充墻的裂縫控制
2017-2-16
·淺談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溫度裂縫控制措施與方法
2014-5-7
·銑削型鋼纖維在抗輻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中的應用
2013-10-12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013-9-17
上一篇: 建筑室內消防系統設計探討 |
下一篇: VRV空調系統新風設計改造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