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5782 次 高水位下超長地下室施工技術
摘要:本文通過對基礎防水混凝土、地下室墻體、施工縫后澆帶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及對防水施工的精心管理、嚴格控制,確保地下室工程質量。...
高水位下超長地下室施工技術
趙雁清
陜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療綜合樓工程位于西安市西五路157號,建筑面積:61048m2,地下二層、地上十二層,工程地下水位-4米,基坑開挖深度12.2米,基底標高-11.9m,地下室東西長101.4m,南北寬44.4m,設計為超長無縫結構。樁基采用CFG灌注樁(樁長10米,直徑400),局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抗拔樁(樁長10.5米,直徑500),基坑周邊采用復合土釘墻支護及護坡樁支護技術,開挖前采用井點降水技術,共設置14個降水井。施工完后的地下二層完全位于地下水中,地下一層1/2部位位于地下水中,施工要求高、難度大。
1.基礎防水混凝土施工
工程基礎為梁板式筏基,筏板厚度為800mm,基礎梁為1000×2000mm;900×2000mm; 800×2000mm三種,基礎梁、筏板混凝土標號C40抗滲等級S12。
1.1防水混凝土配制
采用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Ⅱ級粉煤灰、5~31.5mm碎石、霸橋中砂及高效外加劑。預拌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 基礎預拌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 |
砂子 |
石子 |
摻合料 |
外加劑 |
水 |
水膠比 | ||
P.042.5R |
中砂 |
卵石 |
碎石 |
粉煤灰 |
SNF |
AEA-CH |
自來水 |
0.32 |
1.0 |
2.26 |
2.15 |
1.16 |
0.273 |
0.02 |
0.097 |
0.49 | |
325 |
734 |
700 |
378 |
135 |
9.9 |
35 |
158 |
1.2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段的劃分及澆筑原則
按設計后澆帶劃分為三個施工段。
澆筑原則:一個方向,一個坡度,循序推進、一次到頂。
2)混凝土澆筑
(1)采用商品混凝土,布設3臺混凝土輸送泵車。同時坑內架設12米手動布料機配合澆筑,保證在局部不出現施工冷縫。泵送砼初凝時間延長到8--10h,砼坍落度控制為160±20mm。
(2)工程位于市中心交通擁擠,澆筑前經過了精心組織與演練。首先澆筑一段(1300m3),其次二段(3000m3),最后澆筑三段(1300 m3),總量為5600m3,澆筑時間安排:一段、三段計劃48小時完成;二段計劃72小時完成。
砼罐車自廠家到工地單趟時間為40分鐘,往返時間90分鐘,砼澆筑計劃每小時30m3,砼罐車計劃10輛。在交通高峰期(早7-9點,晚6-8點)提前增加車輛5臺,保證砼連續澆筑。
(3)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較大,會在表面鋼筋下部產生水分,或在表層鋼筋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壓實措施。
3)混凝土測溫
測溫設備采用JDC—2型建筑電子測溫儀。每段布設6-8個測溫點,其中7、8號點為按常規方法測溫點。詳見測溫點布置圖。采用電子測溫儀測溫的1-6號點,其埋設方法詳見電子測溫儀測溫布置圖。
測溫方法、測溫要求:
(1)測溫內容及要求:應測混凝土澆筑溫度、環境(大氣)溫度,混凝土表面溫度和混凝土中心溫度。混凝土澆筑3d內,2h測溫一次,7d內4h測溫一次,7d后6h測溫一次,晝夜不間斷,并做好記錄。
(2)對全部測溫點進行編號并做明顯標記,并做好測溫記錄,測溫及養護不少于14d。
(3)7、8號點為按常規測溫方法測溫,使用普通玻璃溫度計。測溫管端用軟木塞封堵,


只允許在放置或取出溫度計時打開。溫度計應系線繩垂吊到管底,停留不少于3分鐘后取出迅速查看溫度。在測溫過程中,讀數要快,眼睛必須與溫度計的液柱頂面相平;光源要平照讀數。測溫完成后應將砼內測溫預埋管,采用木楔封堵,并做好保溫覆蓋工作。
(4)其他測溫點使用建筑電子測溫儀,附著于鋼筋上的半導體傳感器應與鋼筋隔離,保護測溫探頭的插頭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插入測溫儀前應擦拭干凈,保持干燥以防短路。
(5)測溫記錄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字跡工整,不得涂改。測溫員必須經過培訓,了解混凝土的性質、測溫要求,對現場覆蓋不嚴、溫差過大、混凝土溫度過高或過低等不正常現象要有很靈敏的反應,并及時向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和技術負責人反映實際情況。每次測溫完,要立即把簽字完整的測溫記錄表報技術負責人和項目現場管理人員審核,審核后在技術部歸檔(逢夜間交值班負責人)。
4)混凝土養護
經熱工計算混凝土內部中心溫度將達到65℃,保溫采用兩層棉氈、一層塑料薄膜蓄熱養護方法。
(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成,在二次抹面壓實后,立即進行覆蓋,進行保溫保濕法養護。先在混凝土表面蓋一層棉氈(含水率較大)然后再在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一層,最后再在其上覆蓋一層棉氈。
(2)新澆混凝土水化速度較快,為防止脫水而形成開裂,要隨著混凝土水化,不斷地向第一層棉氈下加水,使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
(3)底板上插筋、柱插筋等外露鋼筋處,是混凝土養護的難點,此處仍要采取措施,加蓋棉氈,避免混凝土表面形成較大的溫差而裂縫。
總之,在基礎大體積砼施工中采用電子測溫儀,并結合常規溫度計進行溫度監控,施工期間大氣環境溫度最高31.5℃,最低溫度9℃,砼內部最高溫度達65℃,施工中采取地有效保溫措施(即模板、塑料薄膜、棉氈及蓄水法等保溫措施)使內外溫差均控制在25℃范圍內,完成砼方量5600m3,基礎結構無一裂縫出現,經實體檢測及觀感質量效果非常好,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2.地下室墻體施工
1)模板選型:地下室墻體混凝土為C45抗滲等級S12,墻體厚度300mm,模板采用60中型組合鋼模板。對拉螺栓采用Φ14鋼筋,中間焊40×40mm 、3mm厚止水鋼板。
2)施工縫留設: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按三道留設,每道施工縫設3mm厚鋼板止水帶閉合交圈。如下頁圖。
3)混凝土澆筑
施工季節為4月份,外界環境溫度逐步趨于上升,混凝土標號C45抗滲等級S12,如何科學組織嚴格控制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
混凝土澆筑原則:指定澆筑區域,由內向外,整體平行推進。

操作要求:
(1)、澆筑混凝土時,考慮施工的連續性及混凝土質量效果,商砼廠家的連續供應是先決條件,要求施工前做好充分準備。內墻、外墻坍落度為180±20mm,緩凝時間初為8~10小時,具體視氣溫情況并適當延長。
(2)、由于該工程單層建筑面積大,雖設計有后澆帶,但一次澆筑量也較大,為確保混凝土澆搗連續,不出現施工冷縫,施工中充分考慮塔吊、泵車、布料桿等施工機具同時使用。
(3)、不同標號混凝土澆筑要求:外墻C45 S12,內墻C45,位于內外墻相交處從內墻向內500mm處采用雙層圓孔鋼板網堵隔,按各自標號同時澆筑,不留施工縫。
4)、混凝土養護
(1)、外墻澆筑完畢后,12小時開始澆水養護。并考慮晚脫模(推后兩天)充分利用模板保溫。
(2)、脫模后及時覆掛棉氈,并使棉氈始終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5)、施工縫處理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鑿除混凝土表面浮漿及松動石子,使表面堅實粗糙,并用水沖洗干凈。下道工序施工中嚴格檢查嚴禁雜物進入。
3.后澆帶施工
工程后澆帶分為A、B帶,A帶為地下兩層與地上主體十二層之間的伸縮縫,要求主體封頂后42天澆筑。B帶為主樓之間伸縮縫,要求每層結構板施工完后42天澆筑。后澆帶砼標號要求:采用比該部位同結構砼提高一級微膨脹砼澆筑(原為抗滲砼的保持其抗滲等級)。
1)、后澆帶外模設置:位于后澆帶處向外側再加設800寬凈空,240普通磚胎模,該磚胎模內側防水采用外防內貼法施工,在具備后澆帶砼施工時,該800空間內設置Φ10鋼筋籠并澆筑C50S12微膨脹砼。如下圖。



2)、后澆帶施工:
(1)、后澆帶清理:主體施工階段應對基礎后澆帶采用多層板全封閉保護,嚴禁雜物進入。
后澆帶施工前,對水平和豎向鋼板止水帶徹底除銹,徹底鑿除銹蝕的鋼絲網、浮漿等,并使混凝土表面堅實粗糙和保持干凈。
(2)、施工原則:地下部位的后澆帶相對比較復雜,分為水平和豎向,內墻和外墻。施工應遵循先水平后豎向,先內后外的原則。對于室內豎向后澆帶應按層完成,并先地下二層后地下一層。室內豎向后澆帶與基礎相交處,采取位于基礎梁頂處、后澆帶寬度范圍內鋪設一道多層板,在多層板上再鋪設一道擠塑板(與后澆帶同寬同長)與基礎梁分離,待該層豎向后澆帶澆筑完成后及時取出該部位多層板及擠塑板。外墻后澆帶應一次性澆筑。
(3)、外墻對拉螺栓:外墻采用T字形止水型螺栓,外側端鉤掛并焊于剪力墻外側鋼筋上,內側端按正常長度設置。
(4)、后澆帶養護工作非常重要,澆筑完成后應及時覆蓋棉氈,澆水養護不少于14天。
4.防水施工
地下室防水設計按結構自防水、涂刷1.5mm厚JS防水涂膜和粘貼1.5mm厚三元乙丙高分子防水卷材三道設防。
基層處理:地下室外墻結構施工采用60中型鋼模板,墻面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經與設計院溝通節省了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僅對墻面接茬處進行局部打磨處理,消除了基層空裂而影響防水效果,節約了費用。
涂膜防水:1.5㎜厚JS水泥基復合防水涂膜按五遍成活控制,分層(3米)、分段施工。除嚴格規范施工外,在外墻施工縫位置處增加10×10㎜纖維布加強層一道,寬度為300㎜。采用針入法和實體取樣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檢查。
卷材防水:三元乙丙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前經權威機構檢測與JS防水涂膜的相融性,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該道防水施工按分層、分段進行,即每3米為一層,分段按后澆帶自然劃分區段進行。在施工縫位置處增加一道加強層,寬度為300㎜,縱橫向搭接寬度≥100㎜,并采用聚氨脂密封,相鄰兩副卷材頂面甩茬錯開500~600㎜。
以上防水施工均嚴格按規范及工藝標準施工及驗收,同時配備專業工長和質量員跟蹤管理,每道工序精心控制。
保護層:防水保護層采用35mm厚擠塑保溫板外砌120mm厚實心粘土磚,分層驗收分層保護分層回填。
主體結構自防水施工是關鍵,在此前提下進行防水層的施工只要嚴格按規范施工即可達到最佳防水效果。
6.結語
該工程地下室自2007年3月20日停止降水至今經過兩年半時間,情況良好,地下室無任何滲漏的現象。由此表明只要通過對基礎防水混凝土施工、地下室墻體施工、施工縫后澆帶及防水施工,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嚴格組織施工,精心管理、嚴格控制,高水位下超長地下室施工質量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可以建造出優良工程。
(本文來源:陜西省土木建筑學會 文徑網絡:文徑 尹維維 編輯 劉真 審核)
·上海的新晉網紅建筑“天安·千木”建成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2024-3-24
·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廈門市出臺舉措推進智能建造
2024-3-21
·廈門探索轉型新路徑政府投資項目先行先試推動智能建造技術應用
2024-3-21
·“兩江智造,創新未來”觀摩會在兩江新區龍盛新城舉行
2024-3-21
·科技創新數字賦能構建智能建造發展“長沙模式”
2024-3-20
·培育壯大智能建造產業集群長沙推進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
2024-3-20
上一篇: 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
下一篇: 西安地鐵二號線剛性接觸網系統簡介 |